天亮前后的一点发呆
从梦境中挣扎出来,那个有东西两个房间的屋子不见了,我还在自己现实的的房子里。天还没有亮。滑开手机,3:43。再滑开保护屏,还是昨晚睡觉前《汤姆索亚历险记》的语音播放器页面。不想打破这宁静。就放下手机,起床,下地,洗脸。然后到厨房备了一碗汤,端进书房。
窗外,只有不远处夜间歇工的塔吊亮着两盏灯,像两个不眠的眼睛。楼群的朦胧的影子那么安静。我忽然有些感动。北京城也只有这个时间是安静的吧。我还能坐着,静静看着窗外,看着黎明一点点到来。
又进入发呆的状态。
喜欢发呆。很小的时候,四五岁放着鹅群去吃草的时候,我就喜欢看着草地和庄稼发呆;十几岁坐在堤岸上看着河对岸的时候,我就对着无比遥远的地平线发呆。而今,四十几岁了,我还会坐在窗前,对着那一角天光发呆。我相信有些人的忧郁气质是天生的,比如我。而发呆,是忧郁的具体症状之一。有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,但是莫名喜欢这感觉。有时候也确实会产生一些思想的火花,比如,我在那些发呆中明白了一个道理:遥望对岸,永远比走过去看更美。就像人类想往月亮想往了几千年,真地登上去了,发现不过是一些毫无生气的土堆而已。喜欢一个人,也不要走近他,否则,那些自私那些丑陋,会击溃你最初的期待。因为,只有想象是完美的。但是,我依然会对着那一角天光发呆,依然觉得看着它一点点变亮,一点点染上色彩,是一件美好的事。
鸟叫声依然在四点半左右到来。是的,我很熟悉这个时间段。只有这个时候,我还相信这个挤满人类的城市是有鸟的。但是通常,也只有在这个时间段才能感受到它们的存在,否则,就得去公园的林子里去寻找,就得去早上遛鸟的大爷们的笼子里去寻找。
鸟一叫,天就亮了,仿佛是它们的叫声撕破了夜幕一般。
鸟叫一阵以后,五点刚过,人类活动的声音开始传来,应该是塔吊那个工地上的声音,金属撞击,当当当,哐哐哐,好像是在装卸什么巨大的材料,或者在组装什么巨大的物件。今天周六,大多数人还在梦里吧。但是鸟们确实像闹钟一样,开启了一日喧嚣的开始。也终于,打破了我那张发呆的大网。有一点小懊恼。好像是自己的空间被别人挤占了一般。清晨的时光,或者说,天亮前后的时光,是我最喜欢的。写诗写词,基本都是在这个时间段完成。
接着,家养的笼鸟儿的婉转叫声,接替了喜鹊和麻雀的声音。这笼鸟儿,莫非也染了人类的习性,要晚起一点?呵呵。其实,还是山里竹林子那成百上千的麻雀声更动听一些,我上次在凤凰山听过就一直记得。我的喜欢,无关旋律是否优美,只因为自然。我喜欢一切自然的东西。有一些婉转,优雅,甚至是骄傲,总有些做作的嫌疑。
忽然想起《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》里提到的“猪市口”了(现在到处标记的都是“珠市口”)。我以前一直怀疑:“菜市口”这么烟火气的地名,理应对着“猪市口”或者“肉市口”才对,怎么会对着一个高大上的“珠”市口呢。原来果真如此。
就此打住。
2018.6.23
